返回

不沉的舰炮(雪亮军刀姊妹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一、萩州立兵(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硝烟随着西北风飘过,洒在江阴郊区的一处殷实人家的院子里,这户人家早就逃亡了,只剩下空空的院子,和带不走的家具。这是一处典型的徽派建筑的院落,白墙、黑瓦、马头墙,错落而雅致。院子的门口照壁本来是一个砖雕,上面雕着晴耕雨读的家训,现在上面盖上日军的军旗。 可见晴耕雨读的与世无争,并不能对抗侵略者的暴行。 院子门口加的内外双岗,门口还有游动哨,边上戒备着一辆坦克,从警戒程度看,这个院子里面肯定有举足轻重的人物。而这个院子恰巧就是日军十三师团的指挥部。 今天这里更是戒备森严,因为今天这里将召开一个重要的会议,日军第十军司令长官柳川平助将在十三师团的指挥部召见十三师团的高级军官,商讨江阴的战事进展。 (注,柳川平助,第十军司令官,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为人阴险,日人称其为“覆面将军”,暴躁善怒,却常书“勿怒”为座右铭。1944年病死。 请读者记住这个名字,最好牢牢记住,我们更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们记住这些名字。中日之间可以永不再战,但这些名字是我们这个民族绝对不会忘掉的!!!) “长官,我仍然建议一举攻陷江阴,彻底惩罚支那军,以实现大本营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战略企画。”说话的这人正是进攻江阴的日军主力十三师团司令长官萩州立兵。 “萩州君,我提醒你,我们的目标是南京,而不是江阴,帝国的战争资源是宝贵的,不能白白地消耗在江阴。你的部下应该立刻绕过江阴,切断江阴和南京之间的联系,好了,不要说了,萩州君,执行我的命令吧。”第十军司令长官柳川平助桀骜地说道。 “是,长官。”萩州立兵只好低头鞠躬。 这次柳川平助亲临十三师团指挥部,就是要压服萩州立兵立刻放弃对江阴的攻坚,而转向袭取南京。但萩州立兵骨子里面渴望一场胜利,他很清楚,这次第十军去打南京,也只是为了给松井石根部队当配属部队,这样的军功,远远没有自己独立攻下一座城池,尤其是江阴这样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城市所带来的显赫军功相比。 (注,松井石根,日本甲级战犯之一,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元凶。1878年7月27日出生在日本名古屋市,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松井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12月23日零时,松井石根在东京巢鸭刑务所被送上绞刑架。) 此时的十三师团,还配属了骑兵部队、装甲部队和特种部队。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余人,此外还有长江的军舰和攻击机、轰炸机支援。根据支那方面线人的情报,支那军为东北军系的一个军并一个多师,总兵力不足十万人。以帝国陆军一对七的估算,十三师团足以对抗二十万支那军,现在江阴城里只有不足十万的支那军,这让萩州立兵对夺取江阴城充满信心。 萩州立兵希望尽快结束在支那的战事,这样他就能早点回国,而且带着荣耀回国。对这点萩州立兵毫不怀疑,他相信在新年之前,帝国就能彻底打垮中国国民政府的战争意志,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然后可以沿用满洲和华北的做法,扶植一个亲日的傀儡政府。只要能够征服支那,下一步大日本就能够征服亚洲,进而称霸全世界。 萩州立兵想到这里充满了激动和豪迈,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八年之后,中国人打赢了这场战争,他更想不到,十六年后,中国人在**再次逼平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手美国。在他眼中不堪一击的中国军队,昂首血战成为世界上不可小视的铁血雄师。 萩州立兵地目光停留在桌子上的一份战报上,这是前沿作战的联队拍发的,现在进攻江阴最大的障碍就是九里山上面的支那军的多处火炮阵地。除了原先造成威胁的江阴要塞火炮,现在又出现了一处不知番号的部队,火炮射程较远,前几天连续给陆军和海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而陆军想要强攻大洋桥,进而夺取九里山阵地,但这样一来,就会暴露在对方的火力之下,部队肯定会有很大的伤亡。 这份战报是上午送过来的,萩州立兵揪着眉头,他本来是打算向海军航空兵求助的,但一想到自己的部队攻不下来,而向海军求助,只会让海军方面嘲笑。 海军那帮混蛋,全是只知道夸夸其谈的纨绔子弟,以为军舰飞机就可以结束一切战争。要知道,淞沪会战中和支那军血战的都是我们陆军,你们海军算什么?不过是辅助兵种。这时萩州立兵想到了淞沪战场上面的血腥一幕,当时八月份开打,本来以为可以迅速打败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但没有想到整整打到了十一月份。尽管支那军装备不行,但还是前赴后继一批一批地朝自己的阵地上冲过来。 萩州立兵隐隐感到,这场战争可能并不像大本营或者海军方面想象的那么简单。至少原定的三个月打败中国的企画是绝对实现不了了。原先以为支那军的派系林立,一盘散沙,他们中原大战就是激发了关东军的信心,所以才有了沈阳事变。那一仗让关东军彻底在海军面前扬眉吐气,不可一世。而自己呢,这次派遣军中自己的分量和位置会在哪里呢? 想到了军功,萩州立兵进一步坚定了强攻下江阴的决心,自己也一定要获得关东军那样的荣耀。为了这一点,暂时也只能向海军低头,请他们派遣攻击机去炸掉九里山上面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