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沉的舰炮(雪亮军刀姊妹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鏖战(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定海接过了一看,原来日军从南闸街及大洋桥方向打了过来,上峰命令张定海用火炮对进攻方向的日军进行火力遮断。 看完了电文,张定海找来丁晓峰和王明辉,暂由丁晓峰指挥一二号火炮,王明辉指挥三四号火炮。同时张定海还让通信士官按照电文里的电码要求,联系上了在阵地上阻击日军的国军部队。几个小时后,国军派了人过来,扯了一部临时的野战电话。张定海一看这电话线,几乎是五六米一个接头,光是看这电话线就能够知道战斗之惨烈和我方物资的匮乏。这每个接头没准儿就是一条人命冲过去接上的。 炸断了再接,接上了又被炸断。这场战争中有多少接线的通信兵战死沙场?但这个线就是没断。 顽强抵抗,为了中华民族的血脉而战,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不断而战。 今天的人们,可能通信手段很方便了,手机、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融入了我们生活。打一个电话早已是举手之劳。可是在当年那个年代,为了保证一个关乎胜利的电话能够畅通无阻,整个战争期间,有多少汉子倒在电话线边上? 那群伟大的通信兵,尽管他们并没有在前方手刃鬼子,尽管他们没有堵枪眼炸碉堡的惊天动地,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得到我们无比的尊敬! 那场战争中任何默默奉献的人们都是伟大的。 可是在几十年后呢?大陆的教科书里面仍然将他们的英勇事迹一笔带过。整个国军部队除了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的事迹得到了大篇幅的记录,而国军其他部队呢? 一个无法正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悲哀的! 一个试图让老百姓遗忘自己本民族英雄的政权是可耻的! 尤其是可耻的是老百姓当年浴血奋战保护下来的土地,在今日被炒成了天价。当年顽强杀敌,默默无闻的老百姓的后代依旧过着食不果腹,身无片瓦的日子! 这个时代怎么了? 整个抗战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万岁万岁万万岁地被人顶礼膜拜,可以接受这个万岁称号的只有那些默默牺牲的国军弟兄,可以被人高呼万岁的只有抗战中将身家性命投入决死一击的国民革命军将士! 而绝对不是高悬的那幅巨幅油画! 这个时代怎么了?似乎越来越少的人还能记起他们…… 让我们用今天的目光重新审视张定海当时的处境,日军13师团携绝对优势装备杀了过来,而在13师团的身后,是日军的第十军。而日军的主攻方向非常明确,拿下九里山,然后袭破江阴,再一路逆江而上猛攻内陆腹地。 中华民族,此时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到了她最为危险的时刻! 张定海仔细看了看地图,尽管他不熟悉步兵指挥,但依靠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也不难看出,日军对大洋桥是志在必得了。而上峰的命令就是让张定海重点炮击进攻大洋桥方向的鬼子。但问题是张定海没有观瞄条件,再说怎么和前方的国军阻击部队建立有效的协同也是个大问题。更何况两军之间以前没有操演过,一旦协同作战,很可能出现问题。 (注,操演等同于今天的操练或演习,因为是描写张定海的想法,所以我用当时的语言习惯来写。) 想到这里张定海要通了电话,“喂,喂,我是九里山火炮阵地,接你们的长官。” 接线兵很快将电话接到了大洋桥阵地的团部里面。 “喂,喂,我是团副,你找哪位?” “喂,我是九里山火炮阵地,我找你们长官。” “大炮?太好了,你等着,我去叫我们的长官。” 不大一会儿,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喂,我是国军667团团长老方,兄弟是九里山上的炮兵?太好了,赶紧开炮,揍这帮狗杂碎。” 听到被方团长说成了炮兵,张定海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但他马上恢复了常态,他没有刻意去解释自己是海军的,因为他觉得没必要。 “方长官,请你在前沿设置一个观察所,然后日军的方位告诉我,提供必要的目标情报。” “哈哈,好说好说,我马上让他们把电话接到前沿阵地去。” 但这时电话转掉了,张定海有火没处发地把电话惯在桌子上。其实他的怒气并不是电话掉了,而是被别人误解为炮兵,在张定海的心里,他始终装着幼年时的海军梦,换句话说,他始终觉得自己是海军。 (注,这里的方团长,为国民革命军第112师第667团团长方叔洪。山东省济南市人,1939年年6月25日于山东沂源冯家场阵亡。阵亡时的军职为国民革命军114师中将师长,时年仅31岁,是抗战初期牺牲的最年轻将官之一。将军的忠骸后葬于蒙阴县以北。至今,方将军血战日军的事迹仍然被江阴百姓传颂。 方将军,一个伟大的山东爷们! 本文后面凡是涉及到历史原型的人物,我都尽量简述一下历史人物的生平。) 不大一会儿,电话响了,张定海接起了电话,里面是方团长的声音,“抱歉抱歉,刚才我们这边接线的没接好,我现在再帮你接一下前沿。” 只听到电话里面喀吧喀吧的,然后传来一片枪声密集的嘈杂。 “喂,喂,我是大洋桥前沿,喂,你是哪里?” “我是九里山火炮阵地,我需要你的方位。” “炮兵兄弟啊,太好了,兄弟,帮我们炸狗日的,回头我请你喝酒啊。” 张定海不由得又有点火大,因为又被当成了炮兵,于是他有点火冒冒地说:“兄弟,喝酒就免了,你赶紧告诉我鬼子的方位。” “好说好说,你等着。” 电话想是被放到了一边,过了一会儿,一个听上去熟悉的声音说道:“兄弟,我军的方位在大洋桥的正面和南面,鬼子都集结在大洋桥东南角,距离我们大概五六百米的样子。” “那好,你听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